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,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。近年来,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。据统计,2021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2.79万亿元,同比增长14.2%,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已从2012年的1.91%提高到2021年的2.44%。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。
只有善于观察大势、谋划全局,敢于锐意创新,才能掌握主动,赢得未来。当前,我国科技创新仍然存在原创性科技攻关有待突破、产学研之间合作程度不深、创新生态体系整体效能不强等问题。对此,需顺应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,识别阻碍科技创新的因素,全方位优化配置创新资源。
应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。加大基础研究经费投入,充分利用我国资源聚集的优势,突破高端通用芯片、工业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瓶颈,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。同时,重点研发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,努力探索人工智能与神经科学、认知科学、量子科学等的交叉融合,加强原创性科技攻关,增强国家科技竞争力。
要完善“政产学研用”一体化的协同创新生态体系建设,提高创新生态体系的整体效能。大力推进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结合,把政府、企业、高校和研究所等主要科技创新力量拧成一股绳,畅通各主体之间的深度互动渠道,促进资金资源、人才资源和隐性知识要素在创新生态体系中更好流动,实现创新链上中下游及创新环境与用户高效对接。
有必要出台并落实一系列惠企创新政策,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。需要持续优化科技力量布局,聚集各类创新要素,耕好创新试验田,支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,加快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市场化应用;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,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、科技创业孵化载体培育等一系列惠企政策落到实处,培育一批“专精特新”且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。
还要充分发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关键作用,提升创新质量和效率。一方面,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,不断优化企业创新流程,推动企业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转型,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走向市场。另一方面,利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,瞄准用户需求,为其提供更多定制化的创新型产品和服务。
(摘编自《经济日报》)
“同世界·共北斗”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北斗应用专业赛,旨在汇聚全球青年创业者,探索北斗技术的创新应用。赛事涵盖北斗创新应用技...
意向区域: 全国
意向区域: 长三角 上海 江苏-南京市 江苏-无锡市 江苏-徐州市 江苏-常州市 江苏-苏州市 江苏-南通市 江苏-连云港市 江苏-淮安市 江苏-盐城市 江苏-扬州市 江苏-镇江市 江苏-泰州市 江苏-宿迁 浙江-杭州市 浙江-宁波市 浙江-温州市 浙江-绍兴市 浙江-湖州市 浙江-嘉兴市 浙江-金华市 浙江-衢州市 浙江-舟山市 浙江-台州市 浙江-丽水市 安徽-合肥市 安徽-芜湖市 安徽-马鞍山市 安徽-铜陵市 安徽-池州市 安徽-安庆市 安徽-宣城市 安徽-滁州市 安徽-蚌埠市 安徽-淮北市 安徽-淮南市 安徽-宿州市 安徽-阜阳市 安徽-亳州市 安徽-六安市 安徽-黄山市
意向区域: 全国